X
X

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书育人

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书育人

来源:小学部 作者:吴令萍 发布日期:2017-08-12 浏览次数:5009

    炎热的八月刚刚开始,暑假也才过半,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却丝毫不因各种学习培训而怯懦。八月三号,随着长长的队伍,我作为一名刚当两年的班主任,带着一颗虔诚的求学的心跟着经开区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坐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在火车上,我设想过许许多多精彩的课程,等结束才发现,这趟旅程不仅带我回归了学生时代,更是给我的教师乃至班主任生涯又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
    八月四号到七号,为期四天的时间,我和一群同事在华南师范大学度过了又累又快乐的四天,这四天里我们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岸涛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微时代的学生特点及思想教育转型”,他通过身边的教育时事热点话题切入,从微时代的特征、微时代的学生特点和微时代的思想教育转型三个方面对如今的班主任工作提出要求,其中“班主任的职业欣赏和职业兴趣是班主任工作的发展动力”的观点让在座老师都颇为赞同。此外“班主任的工作要专业化”的观点也让各位学员更加坚定了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刘志雅教授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探讨了“班集体视野下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他从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所面临的心理状态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并用各种生动的心理学案例让学员理解透彻。通过学习,让各位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班主任,其实更多的是想要跟着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后面能学习更多的有效的治理班级各项管理事情的机会。在这次培训里,也有这样的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名班主任胡灵莉老师以优美朴实的语言分享了她的“金钥匙”文化品牌及其班级管理的有效举措。胡老师聚焦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从六个方面向班主任们娓娓道来,特别是用一个个实例详尽解说了通过用班级的特色活动来激励班级凝聚力,如金钥匙书香阅读活动,金钥匙朗读者等等,老师们听后如沐春风,收获匪浅。不仅仅是听这些名家讲座,更是看,看各种名校风土人情。在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广州西关实验小学,在该校老师的热情接待下,培训班的老师们首先到达了该校的会议室,聆听了该校谢慧菁主任的基于融通教育理念的“润化德育”专题报告,谢主任从学校的发展历史讲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育人理念等,她还向老师们介绍了学校中西融合、多元并进的文化发展史,随后,谢主任重点向老师们介绍了西关实验小学“融会式”的课程特色发展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学校所形成的以开发校本课程为手段、促“润化”德育特色发展,以研训为平台活化校本研修、促德育队伍优质发展,以研修奖励为导向、激励机制促进德育校本研修的发展格局。还参观了另外一所办学虽然只有三年,但是已然是名校的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中心小学进行实地观摩。首先,该校的陈少君老师慷慨激昂地向老师们介绍了学校的文化环境和特色发展,该校以雅美的环境文化浸润人,以尚美的精神文化丰润人,以柔美的制度文化温润人,以和美的行为文化沁润人,始终走在“美润教育”的路上。这一路的学习给了我深深地思考和体会。
    这些教授或者名师的发言,每一个都是那么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他们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每个报告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二十一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力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随着历史的进步,我们的国门打开了,心门却逐渐关闭了,人们的内心有了存放隐私的角落。学生的内心更是这样。班主任教师再也不能指望像以往那样强迫他们进入我们设定的世界。反之,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当今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我想,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做到如下几点:
    ⒈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形象
    小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班主任是学生人生路口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加强自我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风范,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⒉播撒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班主任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地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⒊培养习惯,塑造优秀人才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不容忽视的责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便成了习惯。在此期间,我们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⒋潜心科研,不断开拓创新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学生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所以说,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要用心育德、用情育德、用行育德。

    最后,真的要感谢我们学校——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的邵校长,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出去学习参观,给我的班主任的道路上又点燃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今后还多多参加这样的培训,学有多得,教书育人。


    炎热的八月刚刚开始,暑假也才过半,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却丝毫不因各种学习培训而怯懦。八月三号,随着长长的队伍,我作为一名刚当两年的班主任,带着一颗虔诚的求学的心跟着经开区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坐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在火车上,我设想过许许多多精彩的课程,等结束才发现,这趟旅程不仅带我回归了学生时代,更是给我的教师乃至班主任生涯又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
    八月四号到七号,为期四天的时间,我和一群同事在华南师范大学度过了又累又快乐的四天,这四天里我们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岸涛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微时代的学生特点及思想教育转型”,他通过身边的教育时事热点话题切入,从微时代的特征、微时代的学生特点和微时代的思想教育转型三个方面对如今的班主任工作提出要求,其中“班主任的职业欣赏和职业兴趣是班主任工作的发展动力”的观点让在座老师都颇为赞同。此外“班主任的工作要专业化”的观点也让各位学员更加坚定了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刘志雅教授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探讨了“班集体视野下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他从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所面临的心理状态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并用各种生动的心理学案例让学员理解透彻。通过学习,让各位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班主任,其实更多的是想要跟着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后面能学习更多的有效的治理班级各项管理事情的机会。在这次培训里,也有这样的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名班主任胡灵莉老师以优美朴实的语言分享了她的“金钥匙”文化品牌及其班级管理的有效举措。胡老师聚焦班级凝聚力的培养,从六个方面向班主任们娓娓道来,特别是用一个个实例详尽解说了通过用班级的特色活动来激励班级凝聚力,如金钥匙书香阅读活动,金钥匙朗读者等等,老师们听后如沐春风,收获匪浅。不仅仅是听这些名家讲座,更是看,看各种名校风土人情。在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广州西关实验小学,在该校老师的热情接待下,培训班的老师们首先到达了该校的会议室,聆听了该校谢慧菁主任的基于融通教育理念的“润化德育”专题报告,谢主任从学校的发展历史讲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育人理念等,她还向老师们介绍了学校中西融合、多元并进的文化发展史,随后,谢主任重点向老师们介绍了西关实验小学“融会式”的课程特色发展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学校所形成的以开发校本课程为手段、促“润化”德育特色发展,以研训为平台活化校本研修、促德育队伍优质发展,以研修奖励为导向、激励机制促进德育校本研修的发展格局。还参观了另外一所办学虽然只有三年,但是已然是名校的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中心小学进行实地观摩。首先,该校的陈少君老师慷慨激昂地向老师们介绍了学校的文化环境和特色发展,该校以雅美的环境文化浸润人,以尚美的精神文化丰润人,以柔美的制度文化温润人,以和美的行为文化沁润人,始终走在“美润教育”的路上。这一路的学习给了我深深地思考和体会。
    这些教授或者名师的发言,每一个都是那么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他们从班主任工作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展开阐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变化,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每个报告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正如柏拉图所说:“教育非他,乃是心灵转向。”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感受和想法。
    二十一世纪,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开启的大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能力量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随着历史的进步,我们的国门打开了,心门却逐渐关闭了,人们的内心有了存放隐私的角落。学生的内心更是这样。班主任教师再也不能指望像以往那样强迫他们进入我们设定的世界。反之,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当今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步。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我想,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做到如下几点:
    ⒈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形象
    小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班主任是学生人生路口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加强自我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风范,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⒉播撒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班主任要热爱学生,把师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地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⒊培养习惯,塑造优秀人才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幼年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不容忽视的责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便成了习惯。在此期间,我们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⒋潜心科研,不断开拓创新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优秀班主任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功。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学生活泼好动。对此,班主任应该给予研究和探讨,这便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要不断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新热点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所以说,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们要用心育德、用情育德、用行育德。

    最后,真的要感谢我们学校——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的邵校长,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出去学习参观,给我的班主任的道路上又点燃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今后还多多参加这样的培训,学有多得,教书育人。